網站首頁>新聞動態>行業新聞行業新聞
    《上海市水資源保護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規劃》印發(附全文)發布者:上海樂水智慧水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10-18 10:42:18     點擊次數:2082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

      

      制訂的《上海市水資源保護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制訂的《上海市水資源保護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3日

      

      附全文:

      

      上海市水資源保護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期間,是上海加快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時期,水務發展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上海水務要遵循“安全可靠、生態良好、智慧低碳”的原則,進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優化水資源配置、改善水環境面貌、提升水務管理水平,完善城鄉一體的現代水務保障體系。根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本規劃。

      

      一、“十三五”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緊緊圍繞本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方針,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總攬,以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城鄉一體、建管并舉,不斷提升水務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政府行政效能,為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安全為重,風險防控,提高市民安全感。堅守城市安全的基本底線,加強水務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管理,倡導“海綿城市”建設的新理念,協調流域上下游關系,提高洪澇災害和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2.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生態,提高市民體驗感。圍繞人的需求和全面發展,著力提高水務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滿足市民對水的更高需求。充分認識水的自然屬性,遵循水的自然規律,趨利避害,加快水生態文明建設,設定水源地、河道等生態保護紅線,降低城市開發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3.堅持控量提質,集約節約,提高市民獲得感。遵循提升品質、節約資源的發展理念,推進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優化完善集約高效的水務規劃布局,結合城市更新有效提高水務配套標準,提高飲用水水質和水生態質量,逐步實現水資源科學配置與管控。

      

      4.堅持政策引領,科學管理,提高市民滿意度。牢牢把握智慧城市的目標,堅持政策引領,依法行政,創新管理,科學治水。圍繞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健全體制機制,突出“智慧水務”服務理念,加強頂層設計,提升信息化應用能力,不斷提高水務綜合管理現代化水平。

      

      (三)發展重點

      

      按照中央新時期治水思路,結合上海市情、水情,在“十二五”水務發展基礎上,從“完善體系,提升跨越”階段向“補好短板、提標升質、注重生態、智慧管理”階段延伸拓展。

      

      1.更加注重防汛設施提標建設和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以鞏固和完善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區域除澇、城鎮排水四道防線為重點,明確與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相適應的防洪(潮)除澇和排水標準,加強黃浦江河口建閘等前期研究,強化河湖水體調蓄功能,加快推進防汛設施的提標改造,進一步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提升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構筑與新型城鎮化相適應的城市防汛安全綜合保障體系。

      

      2.更加注重水源地安全保障和供水水質提升。按照“原水集中、水廠集約、管網優化、管理到戶”的城鄉供水發展要求,堅持“兩江并舉、多源互補、量足質優、保護有力”的原則,建設和完善水源地保護體系,加強水源地的保護力度,提升全市原水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全市戰略儲備水源地研究,完善多源聯動的原水系統布局;進一步完善供水系統布局,逐步推進全市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強化清水連通互助、輸配水高效、龍頭水可控,不斷提高飲用水水質,基本實現城鄉供水均等化。

      

      3.更加注重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環境質量根本改善。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污水管網和截污納管工程建設,消除城鎮化地區污水直排入河現象;開展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污泥處理處置和臭氣治理工程建設,推進泥水氣同治,做到與受納水體環境容量相適應、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心城區雨水泵站截污能力建設,推進蘇州河初期雨水治理;加快推進以骨干河道為重點的全市河湖水系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河湖生態治理和中小河道輪疏,加強流域、區域引清調水,改善河網水質,力爭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劣于Ⅴ類水體,進一步提高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4.更加注重郊區水務基礎設施建設。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目標,在繼續加強城市更新,推進水務設施提標改造的基礎上,著重結合郊區新城、大型居住社區、重點地區開發,持續加大政府對水務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郊區水務公共服務能力。結合本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重點聚焦25個農業鄉鎮,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低洼圩區達標建設、農村河道整治等,為打造都市現代農業奠定基礎。

      

      5.更加注重灘涂資源保護和科學利用。遵循長江口自然演變規律,順應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控制河勢、穩定航道、保護生態環境,圍繞橫沙東灘、南匯東灘和崇明北沿等重點區域,以及浦東機場、金山新城等重點項目,進一步加強土地資源戰略儲備和布局,優化城市發展空間。

      

      6.更加注重水務依法管理和效能提升。以完善水務地方性法規和建設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為抓手,提高水務行政執法和行業監管能力,完善行政權力清單和行政責任清單制度,加強基礎性、公益性、網絡化的水務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有效提高行政效力。根據“智慧城市”建設要求,構建感知透徹、業務協同、決策智能、服務主動的“智慧水務”新格局,全面提升水務的社會公共服務能力。

      

      (四)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十三五”期末,上海水務發展總體上繼續保持國內先進,基本建成與上海“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定位相適應的現代水務服務保障體系。堅持“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統籌協調,努力實現“防汛保障可靠、供水安全優質、河道環境生態、農田水利高效、資源利用集約、水務管理智慧”的目標。

      

      主要包括:持續提升防汛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完善高標準的“四道防線”;持續提升城鄉供水服務水平,逐步實現“從源頭到龍頭”一體化管理;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面貌,逐步達到河湖水功能區水質要求;持續推進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支撐整建制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創建;持續開展灘涂整治,實現長江口河勢有效控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持續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逐步健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持續提升水務公共管理與服務效能,基本建成“智慧水務”管理框架。

      

      2.主要指標

    1486437764359258.png

    2.png

      

      二、“十三五”主要任務

      

      (一)著力推進行洪工程、堤防泵閘達標建設和城鎮排水提標,持續提升防汛安全保障能力。

      

      1.持續提高流域、區域及城市防洪安全保障、應急處置能力。加快治太工程建設,推動實施吳淞江工程,積極參與流域協調,推動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設與保護。全面完成大泖港上游河道防洪工程(一期)和西部地區流域泄洪通道防洪堤防達標工程建設。完成60公里黃浦江和蘇州河堤防改造,完成39.5公里公用岸段海塘達標建設,完善政策、分類督促推進96.1公里專用岸段海塘達標建設,完成5公里保灘工程建設。深化黃浦江河口建閘前期研究。進一步加強防汛工程體系、組織指揮體系、預警預案體系、信息保障體系和搶險救援體系建設,提升防汛應急處置能力。

      

      2.增強中心城和郊區易澇地區蓄排能力,不斷完善排水除澇體系。加快推進航塘港出海泵閘等全市近30座外圍泵閘建設,提升澇水外排能力。結合全市骨干河道布局規劃,實施300公里骨干河道綜合整治。積極推進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試驗段工程,加快研究推進主線工程和二、三級管網工程,盡早實現工程沿線25個排水系統提高到5年一遇排水標準;新建、改建新宛平、松潘等28個排水系統,實現中心城建成區排水系統全覆蓋;開展已建系統完善和提標改造,實施桃浦等5個排水系統;建設浦東、寶山、閔行等區16個外環以外的排水系統。新增市政雨水泵排能力850立方米/秒。加強積水點改造及管道預防性修復,進一步提高設施排水能力。

      

      3.協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在郊區新城、六大重點功能區域、五大轉型區域和成片開發區域等地區的新建項目以及試點區域,通過控制河湖水面率、新建或改建排水系統,協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促進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二)著力推進水源地建設和供水水質全面達標,基本實現城鄉供水服務均等化。

      

      1.全力推進水源地建設和保護。加快實施完成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和閔奉、青浦、金山、松江原水支線工程,全面實現集中式水源地取水。實施青草沙原水系統與黃浦江上游原水系統互聯互通建設。開展青草沙-陳行連通工程研究以及嘉定、寶山北部區域原水、供水安全保障措施和方案研究,并擇機啟動建設,提升原水供應安全保障能力。

      

      2.推進水廠完善和區域連通管建設。完成泰和、金海、車墩、南匯北等近10座水廠續建、新建和改擴建工程,新增城鎮供水能力約100萬立方米/日。研究制定符合上海原水水質特征且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上海市飲用水水質準則”。開展楊樹浦、長橋、月浦等長江水源水廠深度處理建設,進一步提高供水水質。按照“一網分片”的要求,進一步優化水廠布局,推進區域供水連通管建設。

      

      3.有效降低供水管網漏損。推進重點區域管網配套工程,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網2000公里左右。提高供水管網養護管理水平,開展全市供水管網在線監測點建設,進一步降低供水管網漏損。

      

      4.全力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更新改造。到規劃期末實施中心城區1億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積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基本完成中心城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任務。同時,實施郊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同步推進二次供水監管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龍頭水水質。

      

      5.加強地下水采灌管理。繼續強化地下水開采和人工回灌管理,建設15-20口應急供水(回灌)深井,進一步優化地下水開采和人工回灌格局,實現按區域、分層次的地下水采灌平衡。

      

      (三)著力推進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初期雨水治理,持續提高污水治理水平。

      

      1.全面提高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至一級A及以上標準。全面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實施中心城區石洞口、竹園、白龍港、泰和、虹橋及郊區南翔、松東、朱家角、崇明城橋等30余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新建、擴建工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60萬立方米/日,長江口、杭州灣沿岸城鎮污水廠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其他城鎮污水廠排放標準不低于一級A標準,開展提高污水輸送系統安全保障能力研究。

      

      2.加強集建區管網配套、初期雨水治理和雨污混接改造。實施南區污水輸送干線改造工程。結合郊區新城、大型居住社區、重點地區開發和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中村”、“195”零星工業區塊等薄弱區域整治,同步配套建設和改造污水管網,完善污染源截污納管,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率,基本實現城鎮化地區、“195”區域開發地區污水全部納管,其他直排污染源(不含農村生活污水)實施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實施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開展中心城區和郊區建成區排水管道大排查,同步實施雨污混接改造,完成中心城區市政雨水泵站旱流截污工程,進一步減少泵站放江污染物。

      

      3.全力推進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實現泥水同治。全力推進污泥同步有效處理處置,新建中心城區石洞口、竹園、白龍港三大污泥處理工程及奉賢、松江、嘉定等郊區污泥處理處置工程;加快推進通溝污泥治理,避免污泥二次污染。

      

      (四)著力推進河道綜合治理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

      

      1.以實施“三水行動”為抓手,持續開展河湖水系綜合治理。積極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淀山湖及周邊水系水環境改善和水生態修復。實施全市中小河道攻堅戰,堅持“一河一策”,通過控源截污、溝通水系、生態修復、執法監督、長效管理等多項措施,實施631公里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制定河網水系連通三年行動計劃,逐年組織實施,防止因斷頭河水流不暢引發新的河道黑臭和環境惡化。

      

      通過推進“潔水”“暢水”“活水”專項行動,實施100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開展1.2萬公里鎮村級河道疏浚,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市鎮村級河道輪疏一遍。在發現釘螺的河道實施血吸蟲防治工程。加快推進河道養護作業市場化,規范河道養護管理,持續開展引清調水,實現水體有序流動,改善河網水質,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全市中小河道、斷頭河黑臭狀況;2020年前,全市力爭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劣于Ⅴ類水質水體,營造生態宜居城市。

      

      2.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配合郊區村莊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約30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根據污水系統、村莊道路、河網水系、受納水體等現狀情況,采用就近污水納管外排處理或污水就地處理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實現村莊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可達地區農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健全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管護機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3.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監測體系,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開發建設過程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控制水土流失,減少環境破壞,實現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并舉。

      

      (五)著力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加快農田水利配套水平和灌溉效率的提高。

      

      1.完善農田水利設施配套。聚焦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結合兩輪“農林水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糧田52.2萬畝、菜田1.75萬畝、經濟作物1.2萬畝的水利設施配套。重點加強新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農業重點鄉鎮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提升設施糧田、菜田、果林水利設施配套;推廣果林等經濟作物的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2.推進低洼圩區達標改造建設。以全面提升松、金、青等低洼圩區排澇能力為重點,持續推進101個(受益面積78.2萬畝)低洼圩區達標改造建設,重點實施更新改造泵閘和加高加固圩堤,消除“十年一遇”以下排澇標準圩區,“二十年一遇”圩區標準達到65%,圩區除澇設施達標率90%,進一步增強圩區抵御洪澇災害能力。

      

      3.健全農田水利設施長效管理。全面推進農田排澇設施的規范化管理工作。總結灌溉設施長效管理試點經驗,探索建立農田灌溉設施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灌溉設施長久發揮效益。

      

      (六)著力推進灘涂科學利用與生態保護,實現灘涂資源的動態平衡。

      

      1.推進農用地灘涂整治項目建設。順應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戰略,按照長江口綜合整治開發規劃的要求,積極支持航道疏浚土和工程渣土的資源化利用。結合河勢控制工程,全面完成橫沙東灘七期、八期灘涂整治(成陸);抓緊實施南匯東灘促淤二期和整治一期工程;積極推進長江口北支中束窄工程,開展崇明北沿防汛除澇工程,減輕咸潮倒灌,支撐崇明生態島建設。

      

      2.推動建設用地灘涂整治項目建設。在保證渣土品質基礎上,統籌工程渣土的資源化利用,支持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完成長興潛堤后方、浦東機場外側1#、2#圍區和長興島零星灘涂整治工程,積極推進實施金山區龍泉港西側產業項目用海,開展龍泉港東側產業項目用海前期研究。

      

      3.開展生態促淤,培育濕地。注重河口灘涂生態保護,合理進行人工生態促淤,保障濕地資源總量動態平衡。

      

      (七)著力推進水務智慧管理,持續提升水務公共服務與管理效能。

      

      1.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體系。建立市、區及重點企業(集團)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實施區域和企業用水的總量控制與管理。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和管理,嚴控地下水開采。加強節水“三同時”評估與監管,推進對大用水戶實時監管體系建設。滾動實施市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大力推進節水載體示范活動。推進工業節水工作,抓好月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重點監管工業企業的對標和節水技術改造,進一步減少全市工業用水總量。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實現河湖水域面積只增不減,2020年前,全市河湖水面率提高到10.1%。

      

      2.聚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水務科技創新。優化健全科技體制機制,強化科研基礎能力;加強科技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突破基礎性研究瓶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水務標準化體系,規范標準化工作。重點圍繞飲用水安全、城市綜合防汛安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長江口綜合研究、數據共享及云服務等5大方面,開展黃浦江上游生態水源湖(庫)供水保障體系、排水防澇體系和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區河網生態承載力和水生態修復、現代農田水利等關鍵技術研究,支撐水務重大工程建設。

      

      3.加強水文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文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完成長江口和省市邊界水文水質監測站網建設,推進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和巡測基地建設,構建以省際邊界來水和水源地為主的監測預警預報體系。

      

      4.依托“水之云”服務平臺,建設“智慧水網”。建設網上政務大廳,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工程建設、規劃、許可、監管、執法網上流轉和并行協同,提升公共服務應用;加強資源紅線管控,擴展水資源監測管理,建設“智能供水”和“智能防汛”,深化河湖水面動態變化監測評估,拓展水務專業網格化管理應用,提升行業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信息基礎數據庫及行業管理應用,建設“水之云”平臺,實現全局信息化基礎設施、數據和應用的資源化、集約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提升標準規范水平,確保信息化高效有序、安全可控。加強熱線管理,提高市民熱線服務質量,努力打造水務熱線服務品牌。

      

      (八)著力推進水務依法行政,持續提升水務行業保障和服務。

      

      1.完善立法草案起草,確保制度建設科學民主。在保障城市運行水安全方面,起草供水管理、原水引水管渠保護、黃浦江防汛墻保護、海塘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修訂和制訂;在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進一步貫徹落實“三條紅線、四項制度”,起草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訂和修訂;在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保障方面,加強排水管理和水土保護制度建設,起草排水管理、水土保持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定和修訂;在提升行政管理服務水平方面,制定水務評估評審、水務行政許可聽證辦法、修訂水務行政審批辦理規程等規范性文件。

      

      2.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嚴格規范行政執法程序。進一步完善違法行為發現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大幅提高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度。通過分類分步執法、案件公開審理等方式,以及行政契約、行政指導等柔性執法方式,提高執法規范度和文明度。科學設定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具備的知識能力、技術能力和辦案能力的評價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培訓、考核行政執法人員,強化執法評議考核,嚴格實行過錯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和裝備建設,全面提升水務行政執法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3.強化行政權力監督,完善行政審批制度。強化對行政權力行使的監督,切實做到行政權力和行政責任的全面公開,建立健全水務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網上政務大廳建設,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優化和簡化行政審批,完善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和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水務社會信用體系。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提高水務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嚴格規劃指標控制

      

      嚴格河湖水面率、徑流系數、用水總量等規劃指標管控。將河湖水面率指標納入各區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績效考核“水資源”管理考核指標體系,進一步嚴格河湖水面率的規劃管理、行政審批管理、監測管理和執法管理,有效保護并穩步提升河湖水面率。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推行低影響開發策略,優先引進低耗水和低污染產業項目,鼓勵雨水和再生水利用,處理好城市開發建設與河網生態系統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水環境承載力之間的關系。

      

      (二)積極爭取政策支持

      

      發揮政府在水務建設和管理中的政策引領和主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流域和市級相關水務配套政策,加快水務建設項目的落實和實施。結合國家相關文件,進一步爭取加大國家和地方對流域工程和水務工程土地指標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時,抓住本市耕地保護和生態建設復合利用的契機,統籌落實水務工程尤其是河道工程耕地占補平衡指標。

      

      (三)完善行業管理和項目推進體制機制

      

      制定本規劃實施方案,對任務逐一分解、落實責任。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原水體制機制,開展水源地的區域、流域協同管理體制研究,強化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監管機制。充分保障和發揮河道綜合功能,全面推行河長制,強化責任擔當。分類完善項目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工作推進機制、項目儲備以及項目管理體制機制,提高重大水務工程項目建設能力。進一步明確市屬建設單位和項目所在區政府職責分工,排定詳細項目建設計劃和實施節點,確保項目按照計劃、保質保量完成。


    相關新聞
    相關產品
    新聞資訊news centerN

    江蘇銘星供水設備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泰虹路168號萬科時一區T1-508 電話:18105116658 手機:18105116658 郵箱:2850427591@qq.com

    版權所有 ?2021 江蘇銘星供水設備有限公司 - 蘇ICP備15017814號  | XML |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xx中文字幕乱偷avxx|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性|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中文字幕AV影片在线手机播放|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中文字幕av高清有码|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